福清市互联网产业园一期发展情况报告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3-04-12 00:29 福清市互联网产业园(一期)成立于2018年7月,受到了福清市委、市政府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一期园区严格按照省级互联网孵化器规模设计,总建筑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目前已入驻互联网企业60余家,并配备了创客学校、知识产权服务、财税服务、健身房等基础配套。 目前,园区的定位方向是以“互联网+”产业为主要目标,服务我市企业数量已超过8000多家,其中包括福清核电、福耀集团等知名企业。园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2家,预计2023年将有2家企业通过国家高新企业认定。2021年完成技术合同登记达到4000多万元,2022年完成技术合同认定达到8000多万元。同时,园区在2022年还获批了国家级学会服务站。 园区的营收方面,2019年总营业额约为56亿元,其中好运福融平台企业贡献了50亿元左右;2020年受疫情影响,园区总营业额维持在36亿元左右,其中好运福融平台企业贡献了29亿元左右;2021年和2022年园区总营业额保持在44亿元左右;2023年预计营业额将达到42亿元左右。 在研发方面,园区目前以规模以下企业为主。受疫情影响,2019年至2022年研发投入逐年递减,导致企业对市场信心不足。初步统计,2019年园内企业各方面研发投入在5000万元左右,2020年在3000万元左右,2021年在2200万元,2022年在2600万元左右。但是,2023年初至3月底,企业对研发投入呈现逐步加大的趋势,预计2023年研发投入将达到4000万元左右。(研发指研发人员工资、场所租赁、设备采购、考察交流、技术采购等) 在人才方面,虽然福清市是百强县之一,但互联网类和数字经济类人才仍然相对匮乏。高工资并不能吸引合适的人才来到福清就业。目前,我市出台的“1+1+N”人才政策对园区的发展还无法立竿见影,希望市政府能够针对园区出台特定的人才政策。目前园区内技术岗位应届毕业生月平均工资为5000元,有2年以上经验的月薪平均在13000元。比较缺乏的是产品经理、后端程序员、前端程序员、产品运营经理等岗位。 创新政策方面,园区内以及互联网协会会员单位均可通过平台或群组第一时间了解最新政策。这些政策包括国家高新企业申报、软著的加计扣除、技术合同认定补助、研发补助以及获批就业见习基地的招聘应届毕业生补助、户籍属于福清外的应届毕业生生活补助等。目前,政策类最大的要求是希望市政府重新梳理和调整原有即将过期的互联网产业园扶持政策,并出台新的扶持政策。在园区内,大部分企业是服务实体产业的互联网技术支持企业,在过去的三年中,这些企业通过不懈的努力成功渡过了疫情危机,但目前非常疲惫。 目前,资金是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许多年轻人想要贷款,但基本上没有抵押物,信用贷款额度也有限,一般只能在10万元以内,难以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希望市政府可以考虑在产业引导基金方面给予互联网企业一些支持。或者,由福清国投、城投等市属国有企业来考察园区内合适的企业,并提供投资和支持,探讨混改模式,争取引导发展出一批优秀的数字经济企业。 接下来,园区将继续开展“专家来了”“青年来了”系列活动,在帮助企业寻找机会和商家上下力气,常态化带企业去交流、去学习,4月份已经组团外出交流1次;在寻找投融资渠道上下力气,目前已经在和君崇资本、小村资本等积极对接中。
文章分类:
互联网产业园
|